防诈骗宣传手册

作者:gwb 时间:2017-04-19 点击数:

宣传手册前言

随着高校校园日益“社会化”,诈骗案件在高校时有发生。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疏于防范,所以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作案的目标。以我院白云校区为例,从2013年12月26日至2014年4月7日,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共发生了18起事件,与去年同期3起相比上升了500%,其中刑事类警情诈骗9起,盗取类2起,纠纷类2起,其他5起。通过以上数据可知白云校区的案情多集中于诈骗及盗窃。

或许对于以上的数据我们并不会很重视,但是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真真切切的案例看,就会明白即使知识素养较高的大学生也不见得有较多的社会阅历,骗子的手法变化多端,稍不留神就被忽悠过去。为保证自身的财产人身安全,我们要吸取他人教训,做到防患于未然。以下主要是发生在我校各种类型的案情以及其他地区学校的案情介绍,希望各位同学认真阅读,以防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诈骗案例

电信网络虚拟被骗(非接触性)

一、网络购物诈骗

指事主在网上因购买商品而发生的诈骗案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退货为由诈骗——骗子假意以货不对版退货处理为由进行盗取事主银行卡密码等诈骗行为。

案例:① 2014年09月我院白云校区某同学称接到冒充淘宝客户有退单申请退款套问银行卡密码被转了上千元。

② 2014年5月我院白云校区某同学在网上淘宝店购买一台红米2手机,价值1000元,后于26日收到对方寄来的手机发现与他所订购的不相符,跟对方联系后,对方叫他退回去调换,但到现在对方的手机在关机状态,网上的淘宝店也已关闭,怀疑被骗。

2、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

案例:近期传播学院某同学,在与初中同学QQ聊天,其同学说她在网上看上了一件衣服,但她没开通支付宝,所以让该同学先帮她买,回家后她再拿钱给她。于是该同学就点击了她初中同学发来的链接,并用支付宝转了100多块。随后该同学觉得与初中这位同学不熟,便点开原来的链接希望淘宝退款,但对方要求必须要用一千块以上金额的银行卡做担保才能退款,并承诺会将这些钱退回给她。随后该同学总共转了近万元到对方卡里。事后同学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可是为时已晚。

3、虚假链接、钓鱼网站——骗子为事主提供虚假链接或网页,交易往往显示不成功,让事主多次往里汇钱。

案例:① 女大学生A看中了淘宝上的一条裙子,讨价还价后以440元成交。卖家给A发了一条链接,要A付款。A点开后没发现异常就付款并确认支付,可是一直未成功。卖家提示多刷新几次就好了,A刷新了几次一直付款不成功就失落地下线了。第二天发现银行卡里少了2640元,原来每刷新一次就是付款一次。

② 2014年4月我院白云校区某同学称在淘宝上买东西,有人冒充淘宝客服打电话给他,称交易失败可以退款,发了个钓鱼网站让其登陆,把他银行卡上1000多元转走了,事后发现自己被骗。

4、拒绝安全支付——骗子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网站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谎称“我自己的账户最近出现故障,不能用安全支付收款”或“不使用支付宝,因为要收手续费”等等。

案例:2014年9月我院白云校区某同学称遇到淘宝退款的诈骗,该同学在网上买衣服,对方的支付宝过期,让他转到另外的账号,被诈骗了2700元。

5、收取定金骗钱法——骗子要求事主先付一定数额的订金或保证金,然后才发货。然后就会利用事主急于拿到货物的迫切心理以种种看似合理的理由, 诱使事主追加订金。

案例:某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A无意中在淘宝网上看见一则广告,“联想品牌机超低价仅售2000元。”而该电脑的市场价是1.4 万元人民币。在与供应商取得联系后,供货商称该 电脑属于厂家直销,需要先交1000元定金下订单。A没有多想就直接汇款1000多元。次日,A接到自称是杨经理的人打来的电话,被告知电脑已经发货,需要补齐另外1000元才能签收。几经交涉,A再次给供应商汇款1000元。事后才发现自己被骗……

提醒:针对假冒网上银行要注意做到以下六点:

一是在登录网上银行时,应留意核对所登录的网址与银行法定网址是否相符,谨防被假冒银行网站欺骗;

二是妥善保管账号和密码,不要选诸如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电话号码等作为密码,建议用字母、数字混合密码,尽量避免在不同系统使用同一密码;

三是做好交易记录,对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等平台办理的转账和支付等业务做好记录,定期查看“历史交易明细”和打印业务对账单,如发现异常交易或差错,应立即拨打有关客服热线进行确认;

四是管好网银数字证书,避免在公用的计算机上使用网上交易系统;

五是万一账号资料被盗,应立即修改相关交易密码或进行银行卡挂失。此外,上网电脑要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不要轻易下载或打开来源不明的文件,防止个人账户信息被黑客窃取。

六是通过正确的程序登录支付网关,通过正式公布的网站进入,不要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网址或其他不明网站的链接进入。

二、网上兼职被骗

由于网络经济的发展与成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在网上投递简历,一些网络骗子开始对求职心切、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毕业生进行诈骗。他们多半冒充某国际或国内著名企业,自称是某助理或某主管,给大学生们打电话时,先进行一番摸底后,要求电话面试,然后以各种理由,让应聘者交纳手续费、押金等等;或是套取求职者信息,向其亲属实施的诈骗。

网上的招聘广告中,所谓“收入可观、轻松、兼职、可支配时间、可带回家”等大多是诱饵,引人上钩。以快递费、 培训费、押金、服装费、中介费、考试费等名义收钱的,大多都是骗子。

案例:2014年3月21日我院白云校区某同学在网上看到有帮网店刷信誉的工作,对方称7350元有1102.5元的回扣,对方给了他一个网址让其在那里买点卡刷信誉,于是该同学用支付宝和建设银行卡总共支付了7350元,支付过后就一直联系不到对方。

提醒:骗子手段花样翻新,但是请同学们时刻牢记一点:凡是要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的,基本都是骗子。

三、网上中奖诈骗

是指犯罪分子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互联网QQ用户、MSN用户、邮箱用户、网络游戏用户、淘宝用户等发布中奖提示信息,当事主按照指定的“电话”或“网页”进行咨询查证时,犯罪分子以中奖缴税等各种理由让事主一次次汇款,直到失去联系事主才发觉被骗。

案例:① 2014年3月14日15时44分,某同学被人通过冒充短信爸爸去哪儿中奖的方式进行电话诈骗,损失3300元,该同学被以抽奖为由骗了3300元。

② 2013年5月17日20时21分,某同学在宿舍上网时收到一陌生QQ信息称其已中奖,他拨打对方的客服电话了解情况,对方称他要交付押金才可领奖,后该同学即到中国银行柜员机处以无卡存款方式汇了4600元到对方提供的中国银 行账户内。汇款后该同学发现被骗。

提醒:当你登陆QQ或打开邮箱时是否会收到一些来历不明的中奖提示,不管内容有多么逼真诱人,请千万不能相信,更不要按照所谓的咨询电话或网页进行查证,否则将一步步陷入骗局之中。

四、订购机票、火车票诈骗

每逢寒暑假,同学们都是归家心切,尤其是年关将至之时,骗子也是看准了学生疲于学习、忙于考试、急于回家的“思维疲软期”。利用网络订票等的“学生潮”,在校园里张贴便宜订汽车票、火车票的传单,同时在网上打起网络订票的小广告,面对寒暑假“一票难求”的现象,很多同学选择不正规的网站订票或者购买黄牛票而受骗。

案例:① 浙江某职业学校就读的小汪,放寒假前为图方便,在网上搜 索到了一个代买火车票的网站,网站看上去很正规,小汪没多想,就联系对方,要求帮忙代买一张火车票,结果是一个钓鱼网站,小汪损失了200多元。200元汇出后,小汪还接到电话说他购买的这趟车被算作了紧缺线路,拿票还得再汇钱。小汪一下起了疑心,和对方争论了一阵。结果对方非但不退钱,还关机了。

② 大一学生小杜返乡心切,在网上订购了一张返乡的机票。不久,公司人员打电话给小杜,告知机票已出票,但由于机器故障,得需要拨打某电话“激活”。小杜拨打了此电话后,被告知“激活”需要在ATM输入验证码。小杜鬼使神差地来到ATM前插入银行卡按照提示不断输入验证码,后来才得知,所谓的“验证码”其实就是转账的金额。发现被骗后,前后9852元已被骗走。

提醒:同学们尽量在正规订票网站订票,不要轻易相信网站要求先付 款后送票的交易请求,尽可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同时在领取网购机票、火车票的时候也要注意当场识别车票的真伪。

五、冒充事主相识之人

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通过电话询问、上网查询等手段,详细收集基层企、事业单位以及上级机关、监管部门等单位主要领导的姓名、手机号码、办公室电话等有关资料。获取资料后,不法分子即假冒领导、秘书或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划拨款项、配车、帮助解决经费困难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配套费、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帐号,实施诈骗活动。

1、冒充班主任、辅导员、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实习单位领导

案例:① 2014年9月某同学称被人通过电话冒充老师以转账的形式骗了2000元。她称在2014年9月10日17时30分接到一电话,让其明天去办公室找他,到9月11日10时她又接到该电话让其转账2000元。转账后其发现被骗。

② 近期某同学收到辅导员短信要求其来办公室,该同学在办公室未见到人,于是打回原来发信息的那个号码询问得知正在开会。该同学又问了他的同学辅导员在哪,他同学也证实辅导员正在开会。于是,该同学相信了这个号码。第二天,该号码又打来电话让其收齐助学贷款,并称学校催得比较急要他先转账,该同学于是转了800元。事后发现受骗。

③ 近期北校区某大四同学接到谎称其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电话,称要她下午3点来一趟办公室讨论一下毕业论文,该同学准时到达办公室后未见到人,对方称有事来不了,改为明早九点再见面。第二天,该同学在八点五十五分接到,称其在超市要给学校领导买礼物,但身上没带钱,让她转些钱给他,于是该同学向对方账户转了900元。事后才知被骗。

④ 校本部某大三同学在一家公司实习,有一天接到其领导的短信称要向她借钱买礼物,要她转账1000元给对方,该同学害怕实习公司不盖章,就向对方转了1000元。

提醒: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确认老师或者上级领导等是否已换号码,及时找相关管理人员(如辅导员)反映情况。

2、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

案例:近期某同学接到电话,对方称其是上海市公安局的警察,因其银行账户涉及洗黑钱,要她先向对方的账号汇5000元,不然就来学校抓她。该同学因为害怕找到保卫处,经分析才知自己被骗。

提醒:遇到此类情况,应先清楚自己是否有做违法犯罪之事,没有并不用心慌;一般情况下,如若有公检法人员需要向学生了解情况,首先需要通过学 校领导或者保卫处接见,而后会通过二级学院找到相关学生,并不会直接找人。

六、利用QQ盗号和网游交易进行诈骗

诈骗者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将录制的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款。

案例:① 2014年9月6日11时02分,传播学院某同学被人用QQ冒充其同学诈骗,银行转账损失500元。经了解,该同学被人盗用QQ形式被骗。

② 某学院学生在寝室上网,突然她姐姐的QQ发来信息,让其帮忙网上充值,她没在意就充了300元,接着“姐姐”在QQ上又要求其充更多钱时,她打电话过去,因姐没接电话,而QQ上“姐姐”又一再催促,她又给"姐姐"充了900元。过后,等打电话过去给姐姐确认,才知是上当受骗。

提醒:涉及到在qq或者其他聊天软件上汇款转账的情况,一定先尽力联系上本人,确认对方的身份的真实性。

七、猜猜我是谁

犯罪分子冒充受害人的熟人,在电话中让受害人猜猜他是谁,当受害人报出一熟人姓名后即予承认,然后谎称近期将来看望受害人。隔日,再打电话编造因赌博、嫖娼、吸毒等被公安机关查获,或出车祸、生病等事由急需用钱,向受害人借钱并告知汇款帐户。

提醒:首先遇到陌生号码不用碍于面子,直接询问对方是谁,若见对方一直在回避回答,打起游击战,那么可以肯定的跟对方说“不”而挂掉电话;其次,不要上了对方的套而不知不觉地向其透露信息,保持清醒的头脑。

现实中被骗(接触性)

一、上门推销

一些骗子利用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学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注意,就会顺手牵羊、溜之大吉。

案例:① 2014年3月29日,有两名校外人以师姐的名义到学生宿舍推销笔芯,称买她们的笔每支只需0.6元,而市场价2元,某学生贪图便宜买了很多,由于前几盒笔的数目正确,警惕性下降,后来发现很多盒笔数目少了,亏损1000元,而对方早已不见踪影。

② 某大学新生小王一天在宿舍看书时,一名男子自称是推销运动服的,询问小王是否需要。选中了一套100元的运动背心短裤后,小王便讲价希望便宜一些,一来二去,男子最终同意便宜40元钱。送走了男 子,小王觉得捡了一个大便宜。然而,到了中午吃饭时间,他却发现床头的钱包不见了。因为没有别人进来过,所以他明白钱包肯定是被男子“顺”走了。

提醒: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推销、招人等借口溜进大学宿舍,但真正的目的却在于离开时的顺手牵羊。即便是真正的推销,从往年学生们反映的情况来看也是劣质品居多,有的推销人员甚至以高利润、高回报引诱大学生加盟,然而,大学生根本对此就不了解,花费几百元买来一堆劣质品后就再也联系不上推销人员了。所以,大学生们对于上门推销人员一定要保持警惕,最好的建议就是一律拒绝。

二、利用好心人的善心

骗子编造一些“不幸的遭遇”,骗得好心人的同情以获取钱财。如街上常见的寻亲不遇骗钱回家、假扮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寻求救助等。同类的还有“出差被偷”、 “出门被骗”、亲友“病重”无钱医治等。这种骗子一般举止文明、彬彬有礼,更具有迷惑性。

案例:① 经贸学院的某某同学在一个下雨天遇到陌生人搭讪,对方称手机没电借打电话,并将没电的手机交给同学,以取得对方信任,打完电话一会又重新借用手机,并让同学到车上躲雨,不经意间把同学的苹果手机换成模型机。更有一些犯罪分子诈骗未遂对同学的财物进行强抢。

② 某大学新生小张办理完入学手续后,打算购置些日常用品,听说学校附近就有一家规模颇大的超市,她产生了出去逛逛的想法。然而,刚走出校门不远她就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才对。在路口打听时,一名女孩向他伸出了乞讨的小手,看着女孩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小张掏出10元钱给了女孩,谁知,她刚走出不远,又两名男孩迎来抱住了她的双腿。最终,小张拿出了100元钱方才脱身。

提醒:大学生少不经事,可以说没有任何社会阅历,他们的善心却往往被骗子利用。尽管损失可能不是很大,但对大学生内心造成的挫伤感却很强。一位大学生甚至因为轻信“女孩被骗身无分文”向对方伸出援助之手时,被对方骗走了1500多元,对此提醒同学们遇到金额较大的求助时一定要慎重,我们对社会必须保持一颗爱心,一颗责任心,但献爱心时必须睁大自己的眼睛,不要让自己的爱心助长骗子的气焰。

三、校园内外兼职

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勤工俭学已成为大学生谋生求学的重要手段。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机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

案例:① 近期,传播学院某同学在校道上看到化妆品的代理信息,觉得利润颇丰,便与对方签订合同。合作几次后,对方要同学垫一大笔钱才能拿到化妆品,同学不想做决定退出,这时对方恐吓同学要交违约金,否则将其告上法院,并将信息写入学生档案。

提醒:虽然合同是有效的,但是起诉会有一个周期,正规企业考虑到各种成本不会去法院告你,更不会把信息写入学生档案。

② 某高校几位学生通过所谓的“家教中介”机构联系家教业务,交了中介费后,拿到手的只是几个联系的电话号码,其实对方并不需要家教,或者“联系迟了”,但是想要回中介费是绝对不可能了。

③ 2007年男子苏某在广州各大高校以发传单,发校园网贴等形式招募电话卡校园代理,声称有“交纳120元,可享受240元消费”的大优惠。每充一个号码,代理可得23元。丰厚回报吸引了不少大学生成为“校园代理”。“话费返还是分期到账,每月20元。”校园代理们自己“充”了120元,结果当天果然有20元到账。校园代理便开始大肆进购电话卡,在各大高校近5000名大学生购买了电话卡后的次月才发现上当受骗,此时苏某早已携带50万元巨款潜逃。

特别提醒

按照有关规定,招聘单位不得以招聘为由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不管招聘单位是收取服装费、培训费,还是押金、体检费等,大学生都应该坚定地说“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相收费”的公司一般来说规模都不大,而且,面试一般都比较草率,通过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如果遇到这样的招聘单位,大学生应该坚决放弃。

大学生找工作应到正规人力资源市场,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用人单位,在应聘过程中应留意招聘地点是否固定,千万不要听信街头所谓的‘高薪’小广告。大学生通过网络找工作,一定要找可靠稳妥的网站,确定用人单位后,最好实地考察一下,了解单位是否正规合法,再与单位签订协议。另外,在网上填写个人简历时,一定要确保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出去。

维权贴士:

大学生求职受骗后,可根据情况选择最有效的维权方式:若被投诉方为合法机构,求职者可以找劳动部门;若被投诉方为无证无照经营的职介公司,求职者可以同时到工商和劳动部门投诉;若求职受骗情况特别严重,诈骗金额超过3500元,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

盗窃案例

食堂就餐手机被盗

近期白云校区有一个中午同学们共不见7台手机。

提醒:在食堂就餐时,手机和钱包不要放在衣袋,并适时关注随身贵重财物。

学生宿舍手提电脑被盗

2014年10月,4栋某宿舍被人盗窃两台手提电脑,一台是华硕牌,一台是联想牌。

提醒:宿舍应锁好门窗,并将贵重物品放入衣柜,提高保管财物的意识。

学校自行车被盗

最近白云校区发生不少关于自行车丢失的事件,让不少同学深受其害,伤心不已

提醒:自行车要在学校指定地点停放,记得要确认有没有锁好,停放的时候尽量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

操场篮球场、足球场重要物品被盗

近来许多高校都有“假学生”混迹校园的现象,学生在打篮球、踢足球中,由于玩的较high,对于自己的包裹等重要东西,有时候可能忽略掉,让窃贼有机可乘,顺手牵羊。

提醒:去运动时尽量不要带上重要东西,书包应该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

防火

1、违章点蜡烛:某些人会为了营造气氛或者帮同学过个有意义的生日,忽略了它背后的隐患

2、违章点蚊香:点燃的蚊香也有700℃左右,而布匹的燃点为200℃,纸张燃点为130℃,若这类可燃物品靠近点燃的蚊香,极易引起燃烧。

3、违章吸烟: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为700--800℃,一般可燃物的燃点大多低于烟头表面温度,若点燃的烟头遇低于烟头温度的可燃物,就能引起火灾。因此,大学生在宿舍、教室、试验室、图书馆、防火重点部位及其他公共场所都不要吸烟。

4、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电吹风、电热水瓶等,使供电线路过载发热,加速线路老化而起火。

5、违章烧废物:有的大学生在宿舍内烧废纸等物,若靠近蚊帐、衣被等可燃物或火未彻底熄灭,人就离开,火星飞到这些可燃物上也能引起火灾。

提醒:学生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做到不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电炉、电热杯、热得快、电饭煲等电器;使用台灯、充电器、电脑等电器要注意发热部位的散热;室内无人时,应关掉电器和电源开关;不在宿舍使用明火;不将易燃易爆物带进宿舍;不在宿舍内焚烧物品;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向管理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爱护消防设施,不将灭火器材随意移动或挪作他用等等。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保卫处

总访问量为

版权所有: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保卫处